据2025年9月最新发布的《BIMCO集装箱航运市场概况与展望》显示,集装箱航运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分化:美国航线贸易量大幅下滑,而其他地区航线却展现出惊人的增长韧性。
BIMCO首席航运分析师Niels Rasmussen表示:“鉴于非美国航线贸易需求的强劲表现,我们将2025年船舶需求增长预测上调至4.5%-5.5%,同时维持2026年2.5%-3.5%的预测。预计2026年市场供需将趋于平衡,但2025年平均市场条件将比2024年更差。”
自美国关税上调政策全面实施以来,美国进口量与全球航运趋势的分化日益加剧。除少数例外,当前关税已全面落地,多类商品还面临额外加征。
北美进口量自4月起持续同比下滑,BIMCO预测2025年将萎缩2%,2026年恢复增长。航运专家John McCown指出,美国集装箱进口量的降幅可能创下行业60年历史之最。数据显示,8月美国十大港口入境集装箱量仅同比增长0.1%,而7月曾因关税暂缓实施出现3.2%的短暂反弹。他解释称,8月微增得益于8月7日修订后的互惠关税对在途货物的豁免政策:“8月7日前于最后外国港口装船且10月5日前入境美国的集装箱免征新关税。”
形势可能进一步恶化,原定于11月中旬实施的对华进口互惠关税目前暂停,若重启或将导致“美国自华进口集装箱量更广泛下滑”。
更复杂的是,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(USTR)针对中国建造或中资船司运营船舶的收费计划将于10月中旬生效。John McCown警告,此举将“使涉美航线集装箱运输量陷入未知领域”,鉴于相关航线占全球集装箱运力的四分之一以上,可能引发全球性连锁反应。
尽管美国航线承压,但其他地区货运量增长强劲。BIMCO预计2025-2026年全球货运量将增长2.5%-3.5%。
亚洲对撒哈拉以南非洲、中南美洲及欧洲-地中海地区的出口增长尤为显著,推动2025年船舶需求增速超过货运量增速。
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(NRF)已将2025年进口总量预测下调至同比下降3.4%。考虑到今年前8个月进口量仍增长3.1%,这意味着“剩余四个月需同比下降15.7%才能达成全年目标”。
9月数据预计进一步恶化。洛杉矶港负责人表示,预计9月入境量同比下降10%,而中国至美国集装箱预订量在9月首周同比下滑26%。
红海危机仍对集装箱航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,苏伊士运河通行量较胡塞武装袭击前减少90%。绕行好望角虽推高运力需求,但BIMCO警告,若航线恢复正常,船舶需求将比当前预测减少约10%。
供应端方面,BIMCO将2025年运力增长预测上调至7.3%,2026年下调至3.1%。船舶拆解放缓及航速小幅提升是2025年预测上调的主要原因。
Niels Rasmussen预测:“2025年剩余时间内市场条件和运价可能进一步走弱。尽管目前定期租船费率和二手船价格受低运价影响有限,但我们预计第四季度将出现变化。随着供需增长趋于稳定,2026年运价有望企稳。”
美国航线与全球航运格局的分化,标志着全球贸易动态正发生根本性转变。麦考恩总结道:“经历多轮关税举措后,美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已不如从前,而随着已宣布计划的实施,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剧。”
|